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东亚视角下的古典文学:“东亚文化与韩国文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2023年11月11日-12日,“东亚文化与韩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师范大学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联合主办,会议就东亚文化与韩国文学、东亚文化与汉文学、东亚汉籍的流传等议题展开了交流讨论,来自国内外20余所大学的近5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梁斌教授主持,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曾艳钰教授、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蔡美花教授,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院长金庆浩教授出席并致辞。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曾艳钰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韩国文学是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亚文化和韩国文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将有利于我们在国别区域研究的学术基础上,打造“地缘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特色研究领域。

韩国成均馆大学金庆浩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在经历过疫情之后,能够再次在线下同各位会面进行学术讨论实在是令人感慨万千。沟通与交流是促进认识和理解的重要途径,现今的学术生态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以东亚学为基础进行人文反思,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之上,理解整个东亚社会。

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蔡美花教授在致辞中提到,近几年与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的共同会议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东亚古典学领域的影响力日渐扩大,这离不开各方的鼎力支持与相互合作。最后,蔡教授在致辞中提到了此次会议为青年学者相互交流合作而开设的青年论坛,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两个主旨发言和三个部分的发表组成,共计十篇学术成果的展示,涉及到目前东亚古典学方面研究各领域的最新动态。主旨发言部分由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吕双伟教授主持。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院长金庆浩教授以“跨学科研究为目的的“东亚古典学”的探索与必要性为题,对推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在分析目前“东亚古典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蔡美花教授以“朝鲜古代‘性情论’的诗学传统”为题作主旨发言。“性情论”是东亚古典诗学的核心论题之一,在朝鲜古典诗学本体论、创作论、功能论、审美批评论等理论层面都有大量应用。具有极强的理论生命力与广泛的适用性。其后,蔡教授介绍了朝鲜“性情论”诗学的形成、发展与拓展的过程,可以说是为与会众人将“性情论”诗学的整个变迁都展示在眼前。

会议第一部分由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陈小法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漆永祥教授以“也谈中国、日本士大夫与朝鲜使臣交友中的‘泪’与‘情’——兼与夫马进教授商榷”为题发表,以“燕行录”等文本资料的记载为基础,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在中朝两国使臣交往中朝鲜人很少为情流泪的现象,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发言中,漆教授提到了,朝鲜燕行使的“泪”与“情”及其表现和中国士大夫对其的回应,以及朝鲜通信使与日本人的交往和态度,并将中、朝、日三国士人间的“泪”与“情”现象综合起来进行了分析。

成均馆大学金玲竹教授则以“1727年姜浩溥的燕行与《桑蓬录》”为题作了报告。金教授在将汉文本《桑蓬录》与谚文本《桑蓬录》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之上,展示了在18世纪初期其他燕行录中少见的记载清朝文人与朝鲜文人相互交流的记录,并通过图表的形式直观的展示了姜浩溥与清朝文人交往的细节。

第二部分由成均馆大学朴银瑛教授主持,广西师范大学李永男教授以“实学派的‘神韵说’接受研究”为题发表。清初,王世祯的“神韵说”不仅在中国广泛传播,还经由游历中国的朝鲜文人传播到了朝鲜半岛,对朝鲜后期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李教授在以往构建本民族文学框架的研究之外,从同一视角出发,探讨了“神韵说”对于中朝文坛的影响。

成均馆大学郑雨泽教授的发言题目为“韩国青年战地工作队与歌剧《阿里郎》”。郑教授梳理了韩国青年战地工作队策划演出歌剧《阿里郎》的情况,对歌剧的内容和结构整体进行了分析。最后,郑教授指出,歌剧《阿里郎》并不提倡自足、封闭的民族主义和历史受害意识,而是超越“民族”界限,展现“和平团结”的象征。

南京师范大学俞成云教授以“从典籍到文体的流播:葛胜仲《代高丽王谢赐<太平御览>表》刍议”为题发言。俞教授在发言中着重分析了“宋四大书”《太平御览》传入传入朝鲜半岛的生动例证——葛胜仲《代高丽王谢赐<太平御览>表》一文,揭示了典籍与文体流播朝鲜半岛过程中对于半岛文学文风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书籍的传播是文明传播的重要途径,中韩文学交流史上汉文典籍的流通可以说有着并不亚于丝绸传播西域的作用。

会议第三部分由成均馆大学金玲竹教授主持,延边大学郭美善教授发言题目为“弘斋正祖对中国文学的认识与接受研究”。《弘斋全书》是为朝鲜弘斋正祖的个人文集,也是奠定朝鲜文化基础的基石,文治主义的典范。郭教授考察了正祖对于中国文学的认识与理解。在先行研究之上,探讨了他实行文体反正政策的立场及其如何认识中国文学和这种认识所产生的背景。

成均馆大学金礼珍教授以“大韩民国政府成立时期驻韩美国公报员的文学翻译与文化外交”为题,聚焦驻韩美国公报员发行的杂志《月刊美国》中介绍的美国翻译小说。以文学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两个士兵》的翻译为例,探讨其翻译战略如何反映了美国的宣传方式及目的。

成均馆大学朴银瑛教授报告题目为“对近世日本天主教传播和土著化的考察—以民众的信仰理解为中心”。朴教授从从本土化的视角考察了基督教信仰在日本接受与发展的过程,试图阐释基督教送葬仪式、佛教以及政治改革等原因在日本普通民众接受理解基督教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会议最后阶段由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蔡美花教授,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院长金庆浩教授进行总结发言。

此外,会议于12日开设了青年论坛,为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老、中、青三代学者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升的学术平台。吉林财经大学李成柱、北华大学袁棠华、沈阳师范大学杨柳青、上海外国语大学金镛镇、曲阜师范大学路庆帅、湖南师范大学丁莹、上海商学院崔海燕、郑州轻工业大学边铀铀、信阳师范大学张雨雪、延边大学河红联、辽宁大学朴松喜、湖南师范大学韩艺敏就会议主题作报告,并进行交流探讨。

会议从东亚学的整体视域和研究方法探讨东亚传统文化精神与韩国古典文学的关系,汇聚学科资源、推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会议构建了国内外古典学学者交流对话平台,为东亚古典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学科交叉融合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本次会议是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与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继“东亚古典学与湖湘文化”、“东亚古典学研究”、“韩国学在东亚——历史与未来”后的第四次共同会议,也是湖南师范大学国际重大招标项目“韩国古典学研究平台构建与国内韩国学高级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成果之一。



2023年11月18日 19:45 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点击:[]

关闭

新新闻

中心动态

2020年06月17日

延世大学白永瑞教授:透过食物看东亚——全球本土视角

2023年12月10日

东亚视角下的古典文学:“东亚文化与韩国文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2023年11月18日

上海外国语大学李春虎教授:“朝鲜半岛早期国家历史新探”

2023年11月18日

从“燕行录”看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北京大学漆永祥教授莅临我校讲座

2023年11月18日